“卡西尼-惠更斯”计划是NASA、欧洲航天局(ESA)和意大利航天局的一个合作项目,主要任务是对土星系进行空间探测。

  1997年,“卡西尼”号太空探测器发射升空,2004年7月抵达环土星轨道。2005年1月,“卡西尼”号携带的专门用于探测土星最大卫星土卫六的探测器“惠更斯”号成功着陆于土卫六表面。“卡西尼”号探测任务最初定于2008年结束,但此后多次延期。NASA预计“卡西尼”号将于2017年9月坠落土星。

  2011年11月,美国“好奇”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,该探测器是美国第七个火星着陆探测器。(资料图)

  2011年11月,美国“好奇”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,该探测器是美国第七个火星着陆探测器,也是第一辆采用核动力驱动的火星车。“好奇”号的使命是探索火星过去或现在是否存在适宜生命生存的环境,项目总投资约25亿美元。

  2012年8月,“好奇”号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,展开为期两年的火星探测任务。2013年2月,“好奇”号首次在火星表面一块平整基岩上进行了钻探,这是人类的机械设备首次钻取火星岩石样品。

  “罗塞塔”号由两个主元件组成:“罗塞塔”探测器及“菲莱”着陆器。探测器以在埃及发现的罗塞塔石碑命名,主要任务是在2014年追上目标彗星“67P/楚留莫夫-格拉希门克”并释放着陆器“菲莱”。

  “菲莱”负责对彗星拍照并对其土壤、磁场展开测量分析,将数据传回地球,以探索太阳系的起源之谜,以及彗星是否为地球提供生命诞生时所必需的水分和有机物质。

  NASA研制的“旅行者2号”于1977年9月发射升空。它和同年8月发射的“旅行者1号”沿着两条不同的轨道飞行,都担负着探测太阳系外围行星的任务。

  2013年9月,NASA确认,“旅行者1号”探测器已经离开太阳系。“旅行者2号”目前仍在太阳系内,每天仍向地球发回观测数据信号,该任务的成本超过8.65亿美元。

  北京时间7月16日,NASA发布了由“新视野”号探测器传回的最新冥王星以及卡戎的照片。(图片来源:NASA)

  2006年1月,NASA的“新视野”号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,其主要任务是探测冥王星及其最大的卫星卡戎。

  另外,“新视野”号在掠过冥王星后,还将执行探测一个由彗星和其他宇宙碎片构成的环带——柯伊柏带——的任务。“新视野”号预计将在2017至2020年抵达柯伊伯带。

  2015年7月14日,“新视野”号成功飞掠冥王星,以前所未有的近距离实拍冥王星并收集了许多珍贵数据。

  NASA的“信使”号水星探测器于2004年8月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点火升空,将执行研究水星环境与特性的任务。该项目总成本约为4.46亿美元。

  2008年1月,“信使”号在200公里高空飞掠水星表面,并向地球发回了第一批水星照片。2011年3月,“信使”号进入水星轨道,成为首颗围绕水星运行的探测器。

  “黎明”号探测器于2007年9月在美国发射升空,开始了长达8年、近50亿公里的星际探索之旅。该项目计划耗资3.58亿美元,是人类第一个探测小行星带的探测项目。

  2011年7月,“黎明”号进入环灶神星轨道。2015年3月,NASA宣布“黎明”号正式进入谷神星轨道,成为首个造访矮行星的探测器,也是第一个造访太阳系两颗天体的无人探测器。

  2013年11月,印度首个火星探测器“曼加里安”号在印度南部发射升空,将执行分析火星大气和地质等方面特征的任务。

  2014年9月,“曼加里安”号火星车成功进入火星轨道。印度成为继美国、俄罗斯和欧洲航天局后第4个成功进行火星探测的国家或组织。

_黑瓜网今日">

洛阳金属探测器,地下金属探测器,3D成像金属探测器,远程遥感金属探测器,黑料 官网 - 91cg|78吃瓜爆料黑料网曝门|抖音网爆料在线观看|黑瓜网今日

产品展示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产品展示

太空探索“烧钱”没商量:新视野号7亿美元好奇号25亿!探测器图片

发布时间: 2025-06-28

作者:产品展示

产品详细

  中国日报网7月16日电(信莲)7月14日,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(NASA)的“新视野”号探测器在飞行了9年、跋涉近50亿公里后终于成功飞掠冥王星。“新视野”号的这一“追星”之旅是人类探索太空的又一里程碑事件,它不仅漫长,而且造价高昂。据NASA介绍,“新视野”号任务总成本高达约7亿美元。不过,这一数字在所有太空探测任务中,仅处于中游水平。美国《福布斯》网站报道说,“卡西尼-惠更斯”计划总成本高达36.8亿美元,无疑是近年来最“烧钱”的太空探测任务之一。而2013年印度发射的“曼加里安”号仅耗资0.75亿美元,让印度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“火星梦”。

  “卡西尼-惠更斯”计划是NASA、欧洲航天局(ESA)和意大利航天局的一个合作项目,主要任务是对土星系进行空间探测。

  1997年,“卡西尼”号太空探测器发射升空,2004年7月抵达环土星轨道。2005年1月,“卡西尼”号携带的专门用于探测土星最大卫星土卫六的探测器“惠更斯”号成功着陆于土卫六表面。“卡西尼”号探测任务最初定于2008年结束,但此后多次延期。NASA预计“卡西尼”号将于2017年9月坠落土星。

  2011年11月,美国“好奇”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,该探测器是美国第七个火星着陆探测器。(资料图)

  2011年11月,美国“好奇”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,该探测器是美国第七个火星着陆探测器,也是第一辆采用核动力驱动的火星车。“好奇”号的使命是探索火星过去或现在是否存在适宜生命生存的环境,项目总投资约25亿美元。

  2012年8月,“好奇”号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,展开为期两年的火星探测任务。2013年2月,“好奇”号首次在火星表面一块平整基岩上进行了钻探,这是人类的机械设备首次钻取火星岩石样品。

  “罗塞塔”号由两个主元件组成:“罗塞塔”探测器及“菲莱”着陆器。探测器以在埃及发现的罗塞塔石碑命名,主要任务是在2014年追上目标彗星“67P/楚留莫夫-格拉希门克”并释放着陆器“菲莱”。

  “菲莱”负责对彗星拍照并对其土壤、磁场展开测量分析,将数据传回地球,以探索太阳系的起源之谜,以及彗星是否为地球提供生命诞生时所必需的水分和有机物质。

  NASA研制的“旅行者2号”于1977年9月发射升空。它和同年8月发射的“旅行者1号”沿着两条不同的轨道飞行,都担负着探测太阳系外围行星的任务。

  2013年9月,NASA确认,“旅行者1号”探测器已经离开太阳系。“旅行者2号”目前仍在太阳系内,每天仍向地球发回观测数据信号,该任务的成本超过8.65亿美元。

  北京时间7月16日,NASA发布了由“新视野”号探测器传回的最新冥王星以及卡戎的照片。(图片来源:NASA)

  2006年1月,NASA的“新视野”号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,其主要任务是探测冥王星及其最大的卫星卡戎。

  另外,“新视野”号在掠过冥王星后,还将执行探测一个由彗星和其他宇宙碎片构成的环带——柯伊柏带——的任务。“新视野”号预计将在2017至2020年抵达柯伊伯带。

  2015年7月14日,“新视野”号成功飞掠冥王星,以前所未有的近距离实拍冥王星并收集了许多珍贵数据。

  NASA的“信使”号水星探测器于2004年8月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点火升空,将执行研究水星环境与特性的任务。该项目总成本约为4.46亿美元。

  2008年1月,“信使”号在200公里高空飞掠水星表面,并向地球发回了第一批水星照片。2011年3月,“信使”号进入水星轨道,成为首颗围绕水星运行的探测器。

  “黎明”号探测器于2007年9月在美国发射升空,开始了长达8年、近50亿公里的星际探索之旅。该项目计划耗资3.58亿美元,是人类第一个探测小行星带的探测项目。

  2011年7月,“黎明”号进入环灶神星轨道。2015年3月,NASA宣布“黎明”号正式进入谷神星轨道,成为首个造访矮行星的探测器,也是第一个造访太阳系两颗天体的无人探测器。

  2013年11月,印度首个火星探测器“曼加里安”号在印度南部发射升空,将执行分析火星大气和地质等方面特征的任务。

  2014年9月,“曼加里安”号火星车成功进入火星轨道。印度成为继美国、俄罗斯和欧洲航天局后第4个成功进行火星探测的国家或组织。